Category: AI 新聞

Grok Imagine v0.9 上線:即時轉換圖片為影片、聲音同步、賣點:更寬鬆內容尺度,免費,無需 VPN!

概要 AI 群雄逐鹿,繼早前 Google 的 Veo3, Open AI 的 Sora 2, Elon Musk 的 Grok 也推出 Imagine v0.9 影片生成模型,主打把圖片自動轉為影片、同步生成聲音、反應速度快且免費使用。新版本以即時創作回饋與更寬鬆的內容策略為重點,使用者只要上傳圖片就能快速得到帶聲音的影片結果。 主要更新重點 使用流程與介面體驗 在 Grok 網頁版登入後,可在輸入框旁上傳圖片(或先使用提示詞生成多張圖片再選擇)。 範例:輸入 Prompt: 1 位香港女性在巴黎鐵塔前面自拍 系統會生成多張候選圖片,使用者挑選喜歡的圖片後進入內頁,點選「製作影片」即可開始自動轉換。 一樣與其他影片生成平台明顯不同的是尺度,譬如我下這個 prompt: 「脫掉只剩下內衣」,Grok 也能生成出來,放在 Sora 或 Veo 肯定會被 ban 若對結果不滿意,可選擇重做或透過選單調整生成模式,選單包含「Custom」「Spicy」「Fun」「Normal」四種模式。 「Custom」允許使用者自行輸入提示詞做進階微調;「Spicy」為成人限定模式,用於生成尺度較大的內容。 生成的影片會自動配上聲效: 實測觀察 注意事項與建議 小結 Grok Imagine v0.9 的亮點在於把「上傳圖片 → 秒級回饋 → 帶聲音的影片」化為一個流暢體驗,適合快速試作短影片與概念驗證。對於想要快速從靜態素材獲得動態成品的創作者而言,是一個值得一試的新選項。

GPT進入再生醫療行業,GPT-4b micro 以快50倍速度重寫細胞!

話說,OpenAI 又有新搞作,今次同長壽生物科技公司 Retro Biosciences 聯手打造的 GPT-4b micro,不僅是一個專門用於蛋白質工程的 AI 模型,更可能是人類邁向抗老化與再生醫療新紀元的關鍵! 從山中因子說起 故事要從 2012 年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說起。他發現,只需四種蛋白質(OCT4、SOX2、KLF4、MYC),就能將成熟細胞「逆轉」為誘導多能幹細胞(iPSC),開啟了再生醫療的無限可能。然而,這項技術的效率極低,成功率不到 0.1%,且過程冗長,尤其對老年或病患細胞更是難上加難。 GPT-4b micro 的誕生,正是為了解決這個瓶頸。這個模型不只是 GPT-4 的縮小版,它是經過專門訓練的「生物學博士級」AI,能理解蛋白質序列、三維結構,並針對那些形狀不穩定、功能複雜的蛋白質進行設計。 研究人員給 GPT-4b micro 下達任務:設計新的 SOX2 和 KLF4 蛋白質,以最大化細胞重編程效率。結果令人震撼: 第一批設計出的 RetroSOX 命中率超過 30%,遠高於傳統方法的 10%以下。 更難的 KLF4 蛋白也被成功優化,RetroKLF 命中率接近 50%。 將這些蛋白質組合使用後,短短 10 天內就出現大量成熟幹細胞標記的細胞集落,而對照組幾乎毫無進展。 更令人驚喜的是,這些 AI 設計的蛋白質還具備強大的 DNA 損傷修復能力,意味著它們不僅能「重置」細胞身份,還能「回春」細胞本身,修復歲月留下的痕跡。 再生醫療與抗老化的未來想像 這項突破不只是科學上的里程碑,更可能改寫我們對生命的理解。iPSC 技術原本就被視為治療失明、糖尿病、器官衰竭等疾病的希望,而 GPT-4b micro 的加入,讓這些願景更接近現實。 想像一下: 更快速、安全的細胞療法; 可逆轉老化的治療方案; 甚至是「定制化」的器官再生。 […]